怎么判断要不要换一份工作

Updated on with 0 views and 0 comments

我有一次在家里看录像,看的是贝爷(贝尔·格里尔斯)的《荒
野求生》。贝爷会专门选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除了一把刀子,几乎
什么装备都不带,在那里利用自然环境生存下来。我最喜欢看他吃虫
子。那天,我看的一集是直升机把贝爷扔到海里,他需要游到一个荒
岛上。贝爷跳进水里的时候,冲着摄像机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他
说,从下水的地方到海岛,看起来最近的距离是直线游过去,其实不
然。海里有浪,直线游过去,正好迎着浪,会更费力气。省力省时的
办法是斜着游,顺着波浪,把阻力变成推力,同时还要盯着自己的目
标,不断调整方向,一点点靠近。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不可能所有的时候都顺风顺水。你可
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工作。你可能会遇到专业不对口、薪酬不如
意、对企业文化不适应,或者是遇到不喜欢的老板和同事等烦心的
事。这时候,就会有一个小恶魔偷偷地在你的耳边低语:换个工作
吧,换个工作吧。

有两类人特别容易听得进去。一类是“95 后”,职场上的全新物
种。有个笑话说,“95 前”的人是因为不听老板的话被辞退的,“95
后”会因为领导不听话就辞职。另一类是 40 岁上下的中年人。人到中
年,突然有了危机,对已经熟悉的一切渐生倦意,对未来要怎么走举
棋不定。要不,换个工作吧。

我的忠告是:不要辞职,不要辞职,不要辞职。
工作真的不好找了。中国经济依然有下行压力。经济不行,工作
岗位就会减少。更糟糕的是,好工作消亡的速度更快。“黑天鹅”满
天飞,“白天鹅”都快绝种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就有可能沉重
打击昔日蒸蒸日上的行业,行业里每一家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
响。更不用说,科技的进步让消费者受益,却会让打工人心寒。未来
的新技术革命,将大规模替代很多中产阶级的工作岗位。

换个工作未必能解决你的烦恼。远处的草原总是看起来更加翠
绿,但那是幻觉。走到眼前你会发现,其实都一样。只要是企业,就
一定有形形色色的人。只要有人,就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你在
这家企业遇到的不顺心之事,很可能在下一家企业里一样会有。
频繁地换工作,很可能会越换越糟。BOSS 直聘的数据显示,从
“70 后”到“00 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不断缩短,已经从
84 个月降至 11 个月。“95 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是 15 个月。
“00 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已经降至 11 个月。社会流动性提
高,年轻人喜欢跳槽,无可厚非。但是,在一份工作坚持不到半年就
跳槽的求职者中,70% 的人工资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要想通过跳槽
涨工资,黄金节点是一份工作坚持了三四年以后,这时候再跳槽,工
资涨幅平均能达到 30% 以上。如果你是无目的地跳槽,没有通过跳槽获
得职务晋升或技能提升,那就要小心了,换到第四份工作的时候,工
资就会下降;换到第八份工作之后,相较同龄人,工资会出现断崖式
下降。


怎么判断要不要换一份工作呢?在做出辞职决定之前,你不妨先
试三招,这三招不行,再考虑换工作也不迟。
第一招,试着自己掌握工作节奏。你的大部分烦恼,都是因为失
去了掌控感。天天开会,却看不到结果。每天汇报,却没有创新的权
限。你发现自己成了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试着把这种掌控感夺回来。以你的生活为指南针。你需要一份工
作,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让你的老板跻身《福布斯》
富豪榜。
教你一个小窍门:这世界上 80% 的活儿,只要做到 80 分就已经够好
了。这可不算躺平,能做到 80 分,你依然是优秀的员工,但不用再像
过去那样拼命,这样你才能重新找回人生的掌控感。可以收,也可以
放;可以取,也可以舍。别人操纵不了我,我是为自己活着。很多职
场新人之所以感到累,就是因为总有一种完美主义情结。试试看调整
一下节奏,让自己放松下来,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第二招,试着从局外人的视角看自己的工作。2009 年,一位印度
裔经济学家巴苏应邀担任印度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从学者到官员,
他感到很不适应。印度政界的官僚作风可是太有名了。怎么办?巴苏
想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因为欧洲战火
回不了国,于是在太平洋上的特罗布里恩群岛上待了三年,观察和记
录当地居民的生活。巴苏想:我为什么不能也像一个人类学家一样,
花三年时间观察官员的行为呢?
你可以做个角色扮演。比如你可以设想自己其实是一个卧底。当
个卧底比当个员工更刺激吧。为什么你要到这家公司当卧底呢?因为
你要搜集关于这家公司的所有情报。那你就不会只关注自己眼前的工
作,而是试图从全局理解公司的业务。陷入了麻烦,你也不会马上抓
狂。你会想,有意思,他们怎么会搞砸呢?我得琢磨清楚,回头把这
份报告写出来。这份报告是要给谁的呢?是汇报给你自己的。冷眼旁

观,你才能看得更清楚。这多好啊,换个视角,你就会觉得,这家公
司里的所有优点和缺点都是为你演出的,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的学习机
会。

第三招,要锻炼自己的旷野生存能力。我说的旷野生存能力,可
不是让你像贝爷一样吃昆虫,喝从大象粪便中过滤出来的水。所谓的
旷野生存能力,说的是如果离开了现有的平台,放弃过去的荣光,从
头再来,哪怕你一无所有,在旷野之中,还能不能活下去,还会不会
有人追随?
怎样锻炼自己的旷野生存能力?当然是从现有的工作、现有的平
台入手。如果你去的是一家大企业,那大企业能为你提供更广的视
野、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大平台上锻炼才干,速度会更快。当然,大
平台也有缺点,那就是能人太多,内部关系太复杂,想脱颖而出没那
么容易。如果你去的是一家小企业,好处是更容易独当一面,试错的
成本更低,也更容易了解到真实的社会,学习到更多的民间智慧、街
头智慧。当然,小企业的缺点是过于封闭,接触不到更广的世界和更
有挑战性的任务。知道自己在哪个平台上,认清不同的平台能够提供
的机会,你就能更主动地提升自我。不要问你能为企业做些什么,要
多问问企业能为你做些什么,有哪些机会是你能善加利用的。


烂工作会毁掉你的一生。摊上一份烂工作,感觉就像进了监狱,
没有出头之日。但是,即使烂工作像监狱一样糟糕,你还是有机会逃
出去的。在监狱里的时候,你需要一方面练习逃生技能,另一方面思
考逃跑计划。

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可以乘坐渡轮前往阿尔卡特拉斯岛。这座小
岛在 1963 年之前是一座监狱,曾经关押过黑帮教父阿尔·卡彭。关在
那里的犯人通常是长期监禁,没有假释的希望。1962 年 6 月 11 日晚上,
三个囚犯居然从岛上越狱了。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用勺子在牢房的
墙上挖洞,接通了走廊。最后,他们乘坐用胶水和雨衣制成的充气筏
出海。他们消失近 8 个小时后才被人发现,并且再也没有被抓回去。
要是真想逃离,没有逃不出去的“职场监狱”。


标题:怎么判断要不要换一份工作
作者:cuijianzhe
地址:https://cjzshilong.cn/articles/2025/08/22/1755859676677.html